![]()
近日,在安徽蚌埠,有网友发帖称,10月25日,龙子湖区三名男孩被允许在公共场所非法饲养咬小猫的猎犬,并对周围群众的劝阻视而不见,令人恼火。 10月27日上午,有媒体记者拨打蚌埠市官方热线12345询问虐杀小猫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他们确实收到了不少网友的举报和投诉。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同日,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将对涉案人员和犬只依法进行处理。具体如下:记者查阅了当地有关养犬的规定,禁止个人饲养犬只。养有攻击性的狗。个人违反规定饲养大型、攻击性犬只的,将没收犬只,并处3000元以上罚款。那么,未成年人允许猎犬追咬猫会违反哪些法律规定呢?警方立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如果行为被认定为违法,且当事人又是未成年人,法律通常如何追究责任?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赔偿或其他责任?来看看大《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盈和律师事务所胡青春律师的专业解读! 1、从法律角度看,三名未成年人允许猎犬追咬猫可能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警方立案调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胡青春:根据目前媒体报道,三名未成年人的行为应违反公安机关的处罚规定噢。三名未成年人滋事或者随意杀猫滋事的,可能违反治安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他们被怀疑存在动机问题。违反法律规定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有期徒刑,可以饷一千元以下罚款。此外,事件发生在安徽省蚌埠市。根据《蚌埠市犬只饲养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个人饲养攻击性犬、大型犬。据新闻报道,涉事犬只必须是攻击性犬只,禁止饲养。条例规定,公安机关是养犬业的管理主管部门。据当地警方称报告称,公安机关立案的法律依据应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蚌埠市养犬管理条例》。 2、如果经调查认定该行为违法,且因当事人为未成年人,通常如何追究法律责任?胡青春:根据目前安徽省蚌埠警方通报的情况,可以确定涉案三人均为未成年人,年龄分别为13岁、14岁、17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因此,孙某某因14岁以下。因葛某某、周某某已年满14周岁,依法可能受到行政处罚。但由于他们同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治安管理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必须以违法行为受到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首次违反治安管理,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予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也就是说,即使葛某、周某受到行政拘留处罚,周某也可能因未满16周岁而不会被行政拘留,而葛某也可能因首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而因未满18周岁而不会被行政拘留。三、上述未成年人伤害动物事件引起关注d 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从法律完善和实践监管的角度来看,如何在明确类似行为的法律边界的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引导和法制教育?胡青春:一是填补动物保护法空白,划清“合法与非法”红线。探索和推广反虐待动物法,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反动物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参考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框架,将虐待普通动物纳入冲突范围。显然,即使这些动物是私人所有,虐待也是违法的。为避免仅界定“财产损失”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从法律预览的角度界定“虐待动物”,并确定相应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二是调整完善违法行为处罚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治安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治安处罚管理法,对部分未成年人故意利用未成年人身份,多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拒不改正,或者违法行为严重,社会将予以强烈报复的,及时调整了不予计量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首次违反治安管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依法给予行政拘留。三是加强未成年人行为引导和法制教育,这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探索将“生命教育”和“动物保护”融入中小学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同情心。积极建立分级干预机制。对虐待动物的未成年人,除对其监护人进行管教外,对符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条件的,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决定将其送至专门学校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婵婵见习记者马子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殷瑞敏Un949